
葛洪
51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,民间巧匠,非遗传承人
地区:江苏苏州
玉雕师介绍
葛洪,苏州人氏。出生于70年代,1989年入苏州玉雕厂,2003年创建个人玉雕工作室。葛洪认为,玉雕作品是雕饰与质地(料)的绝妙结合。其主张雕和质(料)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,不以质害雕饰,也不以雕饰害质,将先天的美质与后天的文饰结合起来。1986-1989 在苏州工艺美术技校专攻玉雕技术;1989-1993 苏州玉雕厂做雕刻师;1993-2003 从事个人玉雕设计制作;2003- 成立个人玉雕工作室 。
葛洪,中国玉石雕刻大师,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,民间工艺家,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(苏州玉雕),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,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玉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,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,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理事,艺术品鉴定师,高级工艺美术师。少爱学,攻绘画,后求学苏州工艺美术学校,细学严谨之绘画与工美设计。并于学中,广泛涉猎,对苏扬玉雕,古代文饰,罗马雕塑究学良久。汲姑苏文化菁华。善玉雕,精白玉小件创作,溯传统,汇古今,作品细腻唯美,古朴厚重,别具灵韵,为当代玉雕艺术之典范。 从绘画到玉雕,再到绘画;从艺术到工艺美术,再到艺术。带着一颗明净的心与内敛的态度,葛洪大师一路走来,不曾驻足,也不会停止。
作品及荣誉:
2008年获苏州首届“子岗”杯玉雕精品展获银奖;
2008年上海中国工艺美术“中艺杯”金奖;
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“天工艺苑.百花杯”精品银奖;
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“江苏艺博杯”工艺美术精品银奖;
2009年杨州中国玉雕精品博览会“百花玉缘杯”银奖;
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“百花杯”金奖;
2009年中国玉石雕刻“天工奖”金奖;
2010年第八届“中艺杯”优秀作品奖金奖;
2010年中国玉石雕刻“百花玉缘杯”金奖;
2010年“艺博杯”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;
2010年苏州市第三届“子冈杯”玉雕精品展金奖、银奖;
2010年中国烟台首届白玉艺术特展金奖;
2010年中国玉石雕刻“天工奖”金奖。
评价:
葛洪祖上是名医世家,其祖父葛云彬为苏州一代名医,居住在苏州乔司空巷内,葛洪即出生在此老宅中。六十年代初,巷内曾有一家百花玉石雕刻厂(后并入了苏州玉石雕刻厂部),就与葛宅相邻。家庭环境的熏陶是否和葛洪与玉结缘有关呢?
葛洪自幼就痴迷于绘画,一直对中国绘画的意境美情有独钟。如今回忆起,他仍十分仰慕中国画的艺术特点——“境在画内,意在画外”,这对玉雕创新的启发是很大的。说到对创新的追求时,他亦感悟甚多:“师心不师道,道法自然重在意,这就是对艺术的尊重,搞玉雕的也得要尊重玉,同时也体现了自我尊重,这成为我这些年来的信条之一。”他说得多么深刻,点到了本质。孔子曾经说过: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”
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,“未有学古而不变者”。真正的创新必定要继承,真正的继承必定有创新,通古和变今是一致的。确立自我个性和艺术风格,应自立新意、不践古人,要具有超越前人的气魄,这就是当代必要的艺术精神。从《腾飞》、《龙马精神》、《天启》等葛洪创作的作品中,可以领略到通古和变今的新的设计理念及独树一帜的雕刻手法。立足于时代、致力于创新,这就是其玉雕艺术创作精神。
鉴赏葛洪的玉雕作品,其可贵之处是敢于鼎新革旧,创造出清新可人、形式各异的时代新写意,精心地选取简化和夸张,以抽象的手法刻画出作品的思想内涵,时而内敛,时而外射的风格类型,同样反映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运思过程和精神特征。
对玉的理解和艺术意境,他是怎么说的呢?“将先示玉的美质,与艺术加工、纹饰结合,成为外并日月星辰之高丽,内蕴大海玄渊之深妙的美感。”他还认为“玉的本质是儒,不仅是质。”这是一种人格的语言,也是人格的志向,是对玉文化深刻感悟者的心境,“对玉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。”此言就是其玉雕艺术风格的深层动因和自我表白,其对艺术的严肃态度是他性格的使然,并以此作为自我的信条之一。作品即人品,自古即有此说,强调崇高是历来艺术家们的精神信念的趋向。可以理解,善的意念和美的情感生命的激动,是崇高观的概括总结。我认为每一个成功的琢玉人,都有各自的艰辛历程和奋斗目标,在琢玉的同时,也是对自我心境的琢磨和传达。个人的精神思想和情感,艺术美含有人格美的特性,是主体心灵的自由和审美的直觉领悟的反映。
玉雕作品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