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%都会关心的和田玉籽料作假知识
皮色造假,比较常见的有“二上皮”和烧皮料。严格意义上来讲,“二上皮”属于加色料,就是籽料本来就有皮和色,然后稍微加深皮色,使之更加娇艳、引人注目。
而烧皮料则是在石头(可能是籽料,也可能是其他东西)的外层加上一层人工染色。烧皮大部分是因表面白皮很难看,或有黑气,有糖色,有窜裂的黑沁……所以烧上颜色来遮丑,来“掩人耳目”。
如何分辨和田籽料的皮色真假?
通俗点讲,籽料的真皮油性好,就像是化好妆的姑娘。而假皮就像是突然下雨了,姑娘被卸妆了。“卸妆”后的料子感觉发乌,不自然。具体怎样辨别呢?
◆ 天然皮色籽料
首先从皮色上,真皮看上去比较自然,由内而外,就像是我们长在手上的毛孔、毛发一样。它的皮色是由里往外长出来的,有深有浅,有聚有散,当然也会伴有这样那样的瑕疵。
◆ 籽料二上色前
而人工二次上色的假的皮色,它整片看上去都比较通红,成一个片色,而且不会有层次的变化。毛孔皮色都不自然,长得非常刻意,仿佛浮在玉上一般。看上去比较单一,比较呆板,完美的居多。
◆ 籽料二上色后
其次,从气味上。天然皮色细腻温润,闻起来没有化学气味。而假的皮色则没有光泽,而且有很大的化学药味。并且时间长了,假的的颜色就会慢慢暗淡,毫无光泽。
◆ 原籽褪色后
最后,从毛孔上。天然的光白籽毛孔,仔细一看,或大或小,或圆或扁,或像针尖,或像椭圆。用灯的斜光看,它会非常自然地存在,像沙坑一样。而人造的白毛孔,它会显得比较匀称规则,都是椭圆椭圆的,看上去像一个队伍一样,排列地比较整齐。
◆ 天然籽料毛孔
◆ 假毛孔
很多玉友认为,裂中有皮色就是假料?
当然,辨别皮色真假除了看毛孔、颜色、闻气味之外。相信很多玉友拿到玉时,会去找裂。裂也是判断一块籽料真假的重要方面。
◆ 天然籽料的裂沁色
很多人认为,裂中有皮色就是假料。这个观点是错误的,真皮会沁到表面,也会沁到裂缝中。在大自然中,树叶木头等有机物被分解,侵染到玉石当中,玉石比较松的地方,就容易被沁色。
◆ 天然籽料的裂沁色
真皮籽料裂纹上的颜色特征是:从裂的外表看是由浅至深的,裂纹处的颜色比周围的颜色深,过渡自然。而加色皮的话,裂处是血糊一片,边缘颜色深,越往里越浅。
可以让籽料假皮褪色的方法有哪些?
比较常见的有四种:第一种是用洗衣粉放盆里浸泡,一般加色的料子2~3个月就会褪色。第二种,放在雨水里。第三种,用强光曝晒。这样经过雨水、强光曝晒等自然的洗礼,假皮也能“原形毕露”。
◆ 籽料褪色后
最后一种,便是用84消毒液。将假料连同84消毒液放在袋子里,用开水泡24个小时,料子就会褪色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皮色是真的的话,也会有变化,红皮会变成黑皮。
那么,籽料“二上皮”多久才会褪色呢?
其实,二上皮是很难褪色的。顺其自然的话,要经过3~4年才会褪色。但如果放在有洗衣粉的水里、放在雨水里以及用强光曝晒等方式,真皮色的籽料不会有任何化学反应,而“二上皮”则会在2~3个月就能褪色。特别是用84消毒液加开水浸泡的话,褪色更严重,24小时之后便会现出原形。
如何区分真假沁色料?
真正的沁色料,玉种好,油性足,皮色发亮,同时也带有石性和脏裂等等。而假的沁色料,其原型可能是卡瓦石,也可能是皮色难看、肉质疏松的天然独籽。但并不是所有的籽料都能二上色或者进行烧皮处理的,料子的属性决定了皮色的结果。
比如同一块籽料,同样的烧制之法,可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。第一种烧制出来的颜色偏灰,属于失败型,概率在30%,而另外一种烧制出来的颜色则偏艳丽,属于成功的案例,概率在70%。
通常情况下,肉质比较疏松,皮色又难看的独籽烧完之后,内部结构会变细,表面颜色也会变得艳丽诱人。但时间能证明一切,但凡烧皮后的料子,即便是颜色全部褪掉,也不会回到原料的光泽。而且褪色后的原料,若是再进行抛光处理,毛孔就会随之消失,失去籽料的身份证明。
“假皮假料”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不可避免的痛点,相信大家在玩玉的过程都有所耳闻。不过假的永远真不了!玩玉路漫漫,希望这些籽料的知识能成为星星之火,照亮玩玉人前行的路!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