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玉以克论价PK按件论价,到底哪种更划算?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在和田玉定价的时候,出现了克价这个词,常听到天价籽料克价几万,讲真的,克价这个词,咱混文玩圈的肯定熟,你看像蜜蜡南红都是以克论价。
但是和田玉跟人凑什么热闹,和田玉不是以品质论价的吗?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,和田玉的以克论价,到底是怎么回事?
这还得从源头说起,和田玉的源头在哪?玉龙喀什河呗。
玉龙喀什河懵了,关我屁事啊!好吧,不开玩笑了,现在不是没啥好的大籽料了嘛,很多藏友就把目光投向了精品小籽,这么一丁点,怎么突出它的价值?
商家就想到了一个噱头,那咱们就学蜜蜡按克价来啊,东西小耐不住克价高呀,这样一来就能吸引藏友的目光了
比如你花十万买的一块十克小料,说实话买玉十万不算高,那你换个说法呗,克价一万!是不是吓尿了?
还别说,换了一种说法之后,生意还真的蛮好的,于是这种风气慢慢就传开来了。
本来呢,这就是一种说法,但是咱这国家人口忒多,传来传去的,最后它成了一种计价方式,嘿,你当成一种说法,吹嘘吹嘘我就忍了,现在你还当真了,和田玉要这么玩就完全变味了。
以克论籽料行不通,每个籽料都是独一无二的,白度、细度、皮色、瑕疵等等,每一个地方都会影响它的品质,来,告诉我你打算如何统一克价
一级白1万一克?
羊脂润1万一克?
枣红皮1万一克?
行呗,给我切半斤红皮白肉的羊脂玉。
这品质不好定克价,咱就过了,这大料与小料能一样价吗,这玩料与做料能一样价吗,以克论籽料是没有意义的。
以克论成品更是无稽之谈,要是成品按克价卖,小编觉得是在侮辱玉雕师,玉雕的艺术在于人文价值,在于人对原石的文化影响,如果你要以克计价,那么一刀下去没了几万,再一刀又少了几万,别刻了,我心疼。
你要这样做,玉雕师整天想的就是如何省料,而不是如何尽善尽美地利用原料,他们有错吗?他们也是被逼的,是被你的计重器逼的,玉雕师也要吃饭,也许这种说法大家觉得很可笑,别笑,过几年说不定都是这样的。
如果真的以克论价,那大家就只看重量,不看工艺好坏,就是把玉石文化逼进死角。
和田玉按克价买卖,小编认为就是耍流氓,和田玉不应该按克论价,而应该是按件论价。
这有一块和田玉,咱们根据它的玉质、设计、雕工,再结合原石的成本按件论价,才是合理的定价。
还是懵懵懂懂的玩友,我玩你个问题,你买和田玉是看大小买的吗?,谁买和田玉是看大小买的?
没有人这么玩玉的吧?那不就得啦,咱还是仔细看玉质吧,克价什么的,都是浮云!

文章评论